Home / 文化活动 / 报道十一 端午情

报道十一 端午情

Malvern College 的Mao Yueheng关于端午节的研究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2023年则在六月二十二日。传统上,它是一个驱邪祈福,拜神祭祖,欢庆娱乐以及享受美食的一个日子。

  传说中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楚国诗人叫屈原,他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抱石跳入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创造了这个节日。当然,这只是众人所熟知的故事,具体原因是什么我相信真相已经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消失殆尽了。但流传下来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最著名的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放纸鸢,挂艾草菖蒲。

  节日食品非粽子莫属,信不信由你,中国可以为了哪个粽子好吃而争论不休。众所周知,粽子分甜咸之分,南方人更偏向于甜粽子(我是个例外),北方人更偏向于咸粽子。甜粽子里会放红枣,红豆以及其他甜口的东西,甚至会就着白糖一起吃。而咸粽子呢里面会包上肉馅以及咸蛋黄。关于哪个更好吃一直困扰着中国人,但是我觉得没有好与更好,自己喜欢就好。

  端午节赛龙舟的起源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为了纪念龙神说,三是沅陵盘瓠招魂说。这个是第一点的解释: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第二点的解释:传说,很久以前,邹圩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渔人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邹圩清水河),河水为邹圩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第三点的解释: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端午节放纸鸢据说有祛邪祈福的作用,放纸鸢就是放风筝,在中国民间里放风筝有放晦气的寓意。一般纸鸢上都会画有吉祥的图案或者写有寓意吉祥的文字。

  那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草呢?第一,是为了避免蚊蝇的滋扰。端午节又称“五月五”,而五月是整个酷暑的起点,“五毒”开始活跃。五月初五为毒月毒日,古人认为这一天是趋利避害的重要时间节点,需要用艾草来防止蚊蝇的滋扰。第二,是为了祈福健康、祝愿好运。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所以说在端午节,将艾草挂在门上,预示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好运随身,招福进福。第三,是为了威慑水怪,期盼丰收。端午节气雨水很多,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汛期,给人们生活和劳动带来了很多困扰,老百姓又不懂得科学知识就以为是水怪在兴风作浪。大家都认为刀剑能够对付水怪,恰好艾草的叶子形状像一把宝剑,于是古人端午就在家门口挂艾草来威慑水怪,期盼丰收。第四,是为了去除不详,迎接吉祥。在民间,端午插艾草,也可以将艾草、菖蒲捆绑成一束。之所以会加入菖蒲,是因为菖蒲的叶片看起来很像一把剑,所以在民间它还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除去不吉利,迎来吉祥安康。

  以上就是我所了解的关于端午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