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化活动

Home / Archive by category "文化活动"

各种活动宣传花絮

英国华星小记者站 李琳           “Z世代华星小记者”活动是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联合中国新闻网于2021年12月份设立的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旨在提升海外华裔“Z世代”的中文表达能力,帮助他们以新生代的视角和社交方式讲述多元文化故事,助力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的联结者的一项文化和语言应用活动。         英国“Z世代华星小记者”工作站是全球第一批小记者站之一,在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伍善雄会长的领导下,完成了自组建以来的第二年的工作。2023年中,越来越多的10至18岁的英国华裔学生加入到了这项活动中。每所参加活动的中文学校都设有自己学校的辅导老师,有些学校由校长亲自负责。学生们参加了语言的应用训练,在他们原有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用语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语言应用技能,把中文运用到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采访提问、分析问题、 新闻报道等领域。         今年英国华星小记者站开展了九次活动。全年活动以中新网“习言道”节目的录音练习开场。端午节期间,英国《欧洲时报》设“英国华星小记者纸上庆端午”专栏,三周连载了20位小记者的报道。从暑假到九月份,小记者们先后完成了四份来自全球小记者站的采访、录像、录音、图片和文字报道。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邀请了去年参加中新网全球连线节目直播,并在全球PK赛胜出的两位小记者曾越和杨兰馨参加了为期10天的夏令营。两位英国营员赴四川成都学习体验新闻报道。他们学习了如何快速写出5W+H的“豆腐块”新闻稿,在节目主播们的带领下参观并尝试了四川省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和“四川观察”节目。       都江堰、四川中医药馆、三星堆、杜甫草堂、三苏祠、乐山大佛、大熊猫基地都被小记者们收入了他们的镜头和笔端。除此之外,他们还报道了四川的竹编艺术、川菜艺术和川剧表演。更令人兴奋的是英国队与加拿大队组成了一支合作小分队,除了联合报道见闻以外,还在旅行中互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金秋十月,小记者们受英国《欧洲时报》总编的邀请,参加了伦敦社团日活动。他们自己布置展台,近距离接触华人社团和英国友人,练习采访、用手机录音、录像、拍照,还撰写出文字报道。         十月二十六日,中新网为了帮助英国华星小记者参加2023年“Z时代华星小记者”全球PK赛,量身定制了一次网上培训课程。小记者们学习了如何计划采访、准备采访问题、采访的程序、制作和编辑采访视频。这次培训为英国小记者站在今年的全球PK中取得好成绩奠定技术基础。         英国小记者站荣获年度 “优秀记者站”称号。明年会有更多小记者将会收到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回国参加夏令营的邀请。英国华星小记者和辅导老师荣获奖项列表如下: 小记者姓名 来自区域 奖项 作品题目 作品形式 曾越 英格兰 一等奖 中国文化知多少采访中外友人 采访视频和全年作业 最佳剪辑奖 全球优秀“Z世代华星小记者” 曾细蓉 英格兰 优秀指导老师 中国文化知多少采访中外友人 采访视频和全年作业 杨兰馨 北爱尔兰 二等奖 你对中国知多少 采访视频和全年作业 全球优秀“Z世代华星小记者” 三等奖 中秋节文化传播 何诗恩 苏格兰 二等奖 中国文化知多少采访中外友人 采访视频和全年作业 全球优秀“Z世代华星小记者” 三等奖 欢度中秋节 侯钰遵 英格兰 二等奖 采访优秀华文教师 采访视频和全年作业 于释然 苏格兰 三等奖 端午粽飘香 采访视频和全年作业 […]

Continue Reading...

NATHANIA TANG来⾃罗婷中学的报道

Continue Reading...
Continue Reading...
Continue Reading...
Continue Reading...

2023年6月11日 2022年度全球Z世代华星小记者潘帅初报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不知不觉间,今年的端午节很快就要到来了。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在海外的许多华人都以各自的形式一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今天,笔者有幸采访到了旅居英国的海外华人华侨,还了解到了他们是准备如何度过这个端午节的。 据居住在伦敦的大学生周先生说,这是他第一个在海外度过的端午节,因此一想到节日就快到了,他就十分兴奋。他介绍说,自己在春节回国时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粽子,等到端午节到来时和在英国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当然,除了从外面买来粽子,还有许多华人选择自己尝试包粽子。比如,另一名大学生郝先生介绍说,他上个周末邀请到了许多外国朋友,在家里一起学习如何包粽子,大家对此都十分感兴趣。 除了吃粽子,在英国布莱顿的海外华人还自发组织了庆端午龙舟比赛。据比赛的主办方李女士介绍,龙舟比赛将于6月22日端午节当天举办,从活动开始宣传以来已有十二个队伍报名参赛。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只需组成不超过十一人的队伍,自己准备独具特色的龙舟完成长达两公里的比赛线路。李女士还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举办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因此十分期待这次比赛,想看一看哪支队伍能捧走冠军奖杯。 当然,端午节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习俗。据定居在沃尔汉普顿的王先生讲,他们每一年都十分地重视端午节。今年,他们自制了五色彩线和香囊,等到端午节那天还要外出踏青。据王先生讲,这是他在海外庆祝端午节的第十五个年头,他希望旅居的海外中国华人华侨都能重视像端午节这样的中华传统节日。 今年的端午节在忙碌的准备中很快就要到来了。借此机会,笔者提前祝愿海外的华人华侨端午节安康!

Continue Reading...

【Z世代华星小记者李希仪来自莫尔文的报道】 莫尔文女子学校在6月11号为了第十五届端午节绘画比赛举办了颁奖典礼,共有250位参赛者参加,分别来自30所不同的学校。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将在其中100名中诞生。 记者:现在我们有幸邀请到获得一等奖的同学,莫尔文学校的陈欣怡。请问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作品吗? 陈欣怡:当然!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个绘画比赛。我创作的作品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为主题。我用色彩丰富的颜料描绘了一艘龙舟,在蓝色的江河中翻腾,桨手在龙舟上拼命划船,鼓手在后方支持鼓励着他们。我想表达的是竞技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记者:听起来很有趣,您能分享一下創作的靈感嗎? 陈欣怡:我的灵感来自我自己参加过的龙舟竞渡比赛。我曾经是一位划手,亲身体验过这项激烈的比赛。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全力以赴的能量,这激发了我创作这幅画作的灵感。根据传说,端午节源于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方式。据说,屈原是一位楚国的忠臣和文学家,他的忠诚和才华受到楚国人民的爱戴。然而,由于政治阴谋,屈原最终投江自尽,这引起了人们的悲痛和惋惜。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被鱼啃食,人们在江中撒下米饭,以求抚慰屈原的灵魂。为了保护米饭,人们还用竹筒制成的龙舟划水,打击水中的鱼。这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龙舟竞渡活动,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仪式之一。 记者:非常有意义!谢谢您分享您的创作。那您对这次绘画比赛有什么期待吗? 陈欣怡:龙舟竞渡是中国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我希望这幅作品能够吸引观众,让他们了解和欣赏这项传统活动。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能够从比赛中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记者:好的,谢谢。祝贺你获得了一等奖,感谢你接受采访。希望你再接再厉,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祝你端午安康。

Continue Reading...

Malvern College 的Mao Yueheng关于端午节的研究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2023年则在六月二十二日。传统上,它是一个驱邪祈福,拜神祭祖,欢庆娱乐以及享受美食的一个日子。   传说中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楚国诗人叫屈原,他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抱石跳入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创造了这个节日。当然,这只是众人所熟知的故事,具体原因是什么我相信真相已经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消失殆尽了。但流传下来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最著名的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放纸鸢,挂艾草菖蒲。   节日食品非粽子莫属,信不信由你,中国可以为了哪个粽子好吃而争论不休。众所周知,粽子分甜咸之分,南方人更偏向于甜粽子(我是个例外),北方人更偏向于咸粽子。甜粽子里会放红枣,红豆以及其他甜口的东西,甚至会就着白糖一起吃。而咸粽子呢里面会包上肉馅以及咸蛋黄。关于哪个更好吃一直困扰着中国人,但是我觉得没有好与更好,自己喜欢就好。   端午节赛龙舟的起源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为了纪念龙神说,三是沅陵盘瓠招魂说。这个是第一点的解释: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第二点的解释:传说,很久以前,邹圩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渔人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邹圩清水河),河水为邹圩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第三点的解释: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端午节放纸鸢据说有祛邪祈福的作用,放纸鸢就是放风筝,在中国民间里放风筝有放晦气的寓意。一般纸鸢上都会画有吉祥的图案或者写有寓意吉祥的文字。   那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草呢?第一,是为了避免蚊蝇的滋扰。端午节又称“五月五”,而五月是整个酷暑的起点,“五毒”开始活跃。五月初五为毒月毒日,古人认为这一天是趋利避害的重要时间节点,需要用艾草来防止蚊蝇的滋扰。第二,是为了祈福健康、祝愿好运。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所以说在端午节,将艾草挂在门上,预示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好运随身,招福进福。第三,是为了威慑水怪,期盼丰收。端午节气雨水很多,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汛期,给人们生活和劳动带来了很多困扰,老百姓又不懂得科学知识就以为是水怪在兴风作浪。大家都认为刀剑能够对付水怪,恰好艾草的叶子形状像一把宝剑,于是古人端午就在家门口挂艾草来威慑水怪,期盼丰收。第四,是为了去除不详,迎接吉祥。在民间,端午插艾草,也可以将艾草、菖蒲捆绑成一束。之所以会加入菖蒲,是因为菖蒲的叶片看起来很像一把剑,所以在民间它还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除去不吉利,迎来吉祥安康。   以上就是我所了解的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Continue Reading...

英国Z世代华星小记者于释然来自苏格兰邓迪的报道

Continue Reading...

英国华星小记者文晓晴报道 端午节快到了,今年的端午节是六月二十二日。我听说过端午节起源是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时候。传说战国时期,有一名大臣 – 屈原。他很爱国,对楚王也忠心耿耿。可是,因为楚王信了奸臣的话,所以把屈原流放至偏远的地方。到了楚国被入侵的时候,屈原因为无法回祖国帮忙而感到伤心欲绝,继而投进汨罗江自尽。自此以后,端午节就成了纪念屈原爱国精神的日子。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吃粽子。相传这是因为那时候,老百姓怕屈原江里的身体被江里的鱼吃掉,所以老百姓就包了粽子去防止鱼因为饿了而去吃他的身体。自此,这就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之一。有的人也会在端午节那天赛龙舟。这也是因为老百姓不想屈原的身体被鱼吃掉。据说古时候,他们用划龙舟来驱赶鱼来避免屈原的身体被吃掉。 我认为端午节是很重要的节日,因为端午节代表着屈原那坚定的爱国精神。屈原一生对祖国忠贞不渝,从没想过要背叛祖国,一生只想效忠祖国。这种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应当在端午节去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 – 屈原。

Continue Reading...

【英国华星小记者谢佩佩端午节报道】 华人过端午节一般的活动是:赛龙舟和包粽子。可惜我们家附近的华人们没有赛龙舟活动,他们包粽子过端午节。我观察了他们包粽子的过程,所以我来教你包粽子。 材料: 糯米(看个人情况下多下少)、粽子叶、棕绳、蜜枣、白碱 第一步: 用温水将糯米浸泡,放入白碱浸泡,温水泡的话只用半个小时即可,粽叶棕绳用水漂干净 第二步: 将蜜枣对半切,你自己吃的话,为了多吃蜜枣,可以不切。 第三步: 就是包粽子了,这包粽子呀花样有尖有扁的,我来教你包扁的那一种。 第四步: 固定叶头,旋转叶尾,叶头叶尾重叠,装好米之后,只用将叶子盖好,不侧漏即可绑好 第五步: 大火开始煮,因为之前用白碱泡过米,所以现在开水里面加白碱的话不宜过多,水变黄了就行,多了会苦涩,适宜的话,会很香的,半个小时,中途可以用筷子搅动一下 第六步: 起锅,没有散掉喔

Continue Reading...

英国Z 世代华星小记者杨兰馨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在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各个地方可能过端午节的方式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都会划龙舟和吃粽子。          北爱中文学校赛龙舟的老师们要划龙舟啦!

Continue Reading...

【英国Z世代华星小记者童一诺报道】 为了纪念6月22日的端午节,居住在莫尔文小镇的居民们和游客们,于6月10日前往伍斯特著名的赛文河,参加了下午两点举行的赛龙舟的活动。我采访了现场的三个人。   其中莫尔文小学3年级的小美说:赛龙舟是端午节非常重要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赛龙舟就是多人集体进行的划龙舟比赛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   在社区当青年志愿者的小丽说:关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这个说法,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了。相传那就是屈原投了汨罗江之后,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旧,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所以端午节这一天我们用来纪念屈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祝福别人“端午节快乐”,我们要说“端午节安康”,代表着平安健康。   最后一个来自伍斯特当地的华人老人玛丽说:端午节我们喜欢包粽子,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光宗耀祖”,古代寓意“功名得中”,表达对健康平安的美好希冀和向往。   下午4点结束了比赛,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整个活动下来,让外国人更好的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和各种活动,也让生活的伍斯特的华人们团聚一起。最后我祝大家端午节安康,和谐幸福。

Continue Reading...

2023年10约27日晨,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张涵老师发来了【英国小记者站】作业点评,给予了小记者们很高的评价: 杨兰馨:杨兰馨的视频生动有趣,为我们介绍了中秋节相关故事和习俗,建议可增加一些小记者的自身心得体会。杨兰馨有关中秋节的小作文内容详实,逻辑严密。 何诗恩:何诗恩的视频内容详实,既包括自身的介绍与理解,也有动手做月饼的画面,还去采访了他人,角度全面。 毛馨逸:毛馨逸的文章非常具有诗意,小标题精美,饱含了小记者的才情。 于释然:于释然的采访视频内容详实,采访了多位受访者,内容也比较全面,建议可以优化拍摄角度。 吴海辰:吴海辰的随机采访非常具有挑战性,值得鼓励,建议优化拍摄手法。

Continue Reading...

莫尔文女子学校为了庆祝端午节在六月十号在各年级的宿舍举办了几个活动,加深同学对端午节传统的认识。

Continue Reading...

随着6月22号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临近,华星小记者在莫尔文小镇随机采访了几位当地人对这个节日的看法。 点击题目或左边图片查看详情。。。

Continue Reading...

英国Z世代华星小记者  何诗恩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上文化课时,老师告诉我们端午节源于战国时期,作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他是个聪明又忠贞爱国的人,在他得知自己国家灭亡时,因伤心难过后抱石跳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知道后,撑船从四面八方赶来,想捞救他,还有很多人往江中投放粽子和其它食物,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粽子和龙舟由此而来,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

Continue Reading...

廖秀琴 全球第一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于2023年5月1日开始进行。本次大赛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和中国华文教育网联合承办。 全球分亚澳区(亚洲和大洋洲)、欧非区(欧洲和非洲)和美洲区(南美洲和北美洲)三大赛区。英国赛区是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全权负责,在会长伍善雄MBE亲自领导下进行的。 大赛共设有四个赛项:汉字设计类、书法类、国画类和民乐表演类。每个赛项都设少儿组、青少组、青年组。少儿组参赛年龄为6周岁至12周岁;青少组参赛年龄为13周岁至18周岁,青年组参赛年龄为19周岁至28周岁。 英国赛区的初赛从5月1日开始,共收集到作品104份。其中:书法作品11幅;汉字设计23幅; 国画69幅以及声乐作品(集体表演)1个。6月4日,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校长廖秀琴,伯恩茅斯中文学校校长周兆玉,旅英音乐家、中英戏曲协会会长邱增慧和顾问杨莉作为英国赛区的评委进行了彻夜的评选,共选出参加决赛的作品22幅。 6月16日晚7点,英国赛区在Zoom上举行了现场实践大赛的开幕式,廖秀琴副会长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后进行了实践大赛,整个开幕式和时间大赛共持续至晚10点结束。 开幕式上,首先由英国赛区负责人、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MBE致辞。他说,此次大赛的形式,让参赛者现场作画,汉字设计和写毛笔字,开创了历史先河,非常有创意,因为对于外海华裔小朋友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展现才艺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实力强的选手有望获得参加决赛前往北京。这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激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从而促进海外华裔小朋友的中文学习。他感谢所有参与这次比赛工作的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们并预祝第一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及英国赛区获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参赛单位英国博尔茅斯中文学校校长周兆玉进行了讲话。她说,首先非常感谢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感谢伍会长不辞辛苦,积极开展国际青少年中华文化交流活动,携促进会及在英的各中文学校师生投入到第一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中来,为在全球推广中华优秀文化而助力。她指出,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代教;重点引导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文化、爱上中华文化、并且运用中华文化,这也是本次文化大赛的宗旨;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她预祝大家圆满轻松地完成比赛,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并且祝各位参赛选手们取得好成绩,为英国赛区增光添彩! 然后,旅英音乐家、中英戏曲协会邱增慧会长代表评委讲话。她说,我很荣幸为第一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英国赛区担任评委,很欣赏本次比赛的主题——“传承、传播、交流”。我与各位评委们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仔细观审,认真评估了所有参赛作品,透过每一件作品可以感受到孩子们都很用心,认真,有创意,而且有大胆的想象和天真的童趣!也看得出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与学校和家长大力的支持。作为评委我们都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到这些孩子们创作出如此天真可爱的作品感到很开心很欣慰。希望孩子们享受这次参赛的过程,不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其中有趣、好玩的地方,把中华文化在海外发扬光大。她预祝参赛的小朋友们尽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创作出好作品,取得好成绩。 最后,辅导老师代表、中英琵琶音乐学校校长张少敏讲话。她说,很感谢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的邀请,感谢各主办、协办单位组织的这次海外华裔文化实践大赛,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展现自我的机会。中英琵琶学校2015年开班教学,2018年正式成立。立志于在英国的土地上弘扬中国传统民乐,为在英华人子女提供学习琵琶的平台和窗口。琵琶所到之处,无人不惊叹。琵琶被称为民乐之后,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琵琶的动人声乐。正因为琵琶艺术的魅力,许多学生和家长才会不辞辛苦地坚持学琴。 这次文化大赛对海外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孩子们的作品能进入到总决赛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大认可!她再次感谢组委会的辛勤努力,为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艺术提供了很大的平台,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海外能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播。 晚7:30时决赛正式开始。所有参赛者均使用两个设备登录Zoom会议,评委们可以从选手电脑里的Zoom看到选手,而选手的作评是从他们手机里的Zoom视频传递给评委们的。参加书法类、国画类和汉字设计类的参赛者在第一分会议室认真思索,谨慎下笔,逐渐得心应手,一幅幅完整的作品跃然纸上,让评委老师赞叹不已;参加民乐类比赛的选手们在第二分会议室里弹奏了她们预先准备好的作品,两组选手的作品均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在晚10:00时最后一位参赛者心满意足,十分欢喜第完成了他的作品,至此,英国赛区的决赛圆满也结束了。最后,廖秀琴校长、邱增慧会长和杨莉顾问就此次决赛的成果进行了讨论,她们都觉得参赛者们创意无限,作品新颖,潜能很高。她们对一幅汉字设计作品都赞叹有加,并预祝他们在全球大赛中获得好成绩! 后续:6月30日第一届海外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名单揭晓。 英国区获奖信息: 许陶轩(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获汉字设计少儿组铜奖 何旭(伯恩茅斯中文学校)获汉字设计青少组金奖 杨柠莘子(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获国画少儿组铜奖 马克成(雷丁中文学校)获书法少儿组金奖 Charlotte Porter (伯恩茅斯中文学校)获书法青少组铜奖 朱淑洁(英伦东北中文学校)获书法青年组银奖 优秀指导老师: 汉字设计:王颖雅、周兆玉 国画:邹世全、刘燕 优秀组织奖: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 编辑:周小妍

Continue Reading...

2023年3月19日上午,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成功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化的特质》的线上国学讲座。经教育专家马良先生的推荐,促进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的国学专家苑天舒教授为英国华文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家长们分享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国文化的特质》。苑教授广博深厚的学识,让与会者感叹不已;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洞察、认识、理解,以及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此次讲座精彩纷呈,令在线的所有人都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网校校长王彩育主持。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太平绅士为讲座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教育专家马良先生亲自到场向大家隆重介绍了苑天舒教授,侨领代表郭坤章会长受邀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的副会长、委员和部分侨领,以及英国华校校长、老师和家长们共150多人参加了讲座。 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的代表都纷纷表示深深地被苑教授的讲座吸引和折服,大家初步系统地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文化的内涵,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元素,学习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差异。苑教授谈到了中国文化的三大基石,谈及了庄子、周易、中庸,传统与现代的区别,话题涉及了文化的统一、文字的统一,汉字的美,汉字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以及如何在海外弘扬光大。这些知识和见解,海外华文学校教师们虽都有所了解,但是却没有像苑教授一样把它们系统联系起来,亦没有更深入地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听完讲座,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加深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强。 苑教授在讲座中对中文教学和如何学习汉字的倡议意义深远,对校长和老师们深有启发。他说:中文教育不要离开《说文解字》,了解汉字的美和出处,会使学生们学习中文的热情更加高涨,这要靠海外华校校长们和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去身体力行,落实到学校的具体教学中去。他为英国华校老师们推荐了中华书局的《说文解字》(【清】段玉裁撰)。 促进会相信,此次讲座将会进一步激发大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在海外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最后王彩育校长为讲座做了细致全面的总结,并向全体来宾表示了感谢,她说:“让我们再一次向苑天舒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特别感谢为我们安排这次讲座的教育专家马良先生;也要感谢伍善雄会长和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为我们组织安排的这次难得的国学讲座,感谢郭坤章会长,同时感谢各位侨领、朋友、校长、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感谢童话校长提供Zoom,感谢廖秀琴校长做Zoom会场主控,感谢全体义工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文稿:廖秀琴、王彩育

Continue Reading...

近日,首届全英华裔少儿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圆满落下帷幕。该活动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主办、上海市侨务办公室支持,上海爱中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比赛在中国上海与英国的线上联动中正式启动。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在启动会上指出: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国学启蒙教育,注重提高英国华裔青少年对国学的兴趣,提升英国华裔青少年的国学素养。希望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能够成为同学们开启国学经典素养的良好开端,充分激发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用国学经典滋养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根基。 比赛受到很多中文学校和华裔学生家庭的高度关注,伦敦普通话简体字中文学校、英华中文学校、新堡中文学校、伦敦汉语文化学校、北爱中文学校等34所学校500余名5-15岁的少儿踊跃参与,提交了200余件视频作品。 参赛小选手们用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演绎了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来自利兹华人中文学校的孟毓恩吟诵了《三字经节选》;来自英华中文学校16位少儿轮诵了《三字经》;来自彬彬书苑陈展妮配乐朗诵了《将进酒》。 在经过历时一个月的视频作品收集、专家评审、奖项公布等活动流程后,15名少儿的作品获得“最佳诵读奖”;10名少儿摘得“最佳表现力奖”;12名少儿赢得“最佳创意奖”;3名少儿取得了“最佳人气奖”。 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为本次比赛提供全方位支持,并将此活动纳入其“华语侨心”品牌的重点项目。从活动策划、奖项设置、流程指导,奖项评选等各环节着手,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上海市侨办华语侨心项目组在本次活动前期,精心指导并推出两节国学公开课,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推广到全英华裔少儿人群,在普及国学知识的同时,也为准备参赛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思路;活动中期,作为评委组成员的上海市侨办专家们每天跟进作品质量和数量,并协调置办相关奖品;活动后期,侨办携手国内专家评委对比赛最后的结果进行评定和审议,最终确定各奖项的归属。 爱中文教育营销中心总监沈凯在颁奖仪式上总结说,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是因为它的“四大特点”: 首先是它的共创性。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上海爱中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三方紧密配合;其次是它的多样性。在活动期内,举办方收到了包括单人诵、多人诵、情景诵、舞蹈诵等形式丰富的作品;再次是它的创新性。小选手们根据自己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在最终呈现的服饰和道具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最后是它具有包容性。虽然面向华裔少儿征集作品,最终10%的作品中能看到外国友人的面孔,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全球少儿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023年,“华语侨心”将保持初心,为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持续发力。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 撰稿:王彩育  编辑:杨敬熙)

Continue Reading...